03咕咾肉.jpg  

俗話說拿鍋鏟的最大,這真的是至理名言啊。。。

連續假期我總是會昏睡不已(做了檢查,肝功能又還正常,咦),昨天累得沒啥力氣煮菜,大正咩就說他來煮個湯麵吃好了,拎杯正想偷懶繼續昏睡,在昏沉中高興得不得了說好(錯誤的第一步),結果大正咩就順手就把冰箱的雞胸肉給煮掉了(我的雞丁炒四季豆就醬子跟我說再見了),結果晚上賭氣說不想煮菜,我的蘑菇又被煮掉了(啊~~~一山還有一山高啊),而且煮的菜幾乎沒有肉,拎杯是無肉不歡,顯然我煮的菜葷素比較均衡,通常假日我都不會再吃宵夜,昨晚到了晚上十點,迫不得已又煎了一包熱狗還當宵夜(囧)。

今天大正咩去菜市場買菜,菜市場休市。。。(人真的不能賭氣,記筆記)

今天早上十點多,大正咩又說中午要煮湯麵來吃,老媽突然說他不想再吃湯麵了(驚,是煮太多次了嗎),這下子怎麼生出午餐來,靈機一動,本來前天買了雞腿肉要煮個酸菜雞肉湯,就乾脆煮了個酸菜雞肉冬粉(大家都點頭稱讚,不過有決定權的老媽跟大正咩,點頭的理由可能有很大的差距)。這次我可學乖了,調味道到剛剛好的時候,鹽就給他多下一倍,等到酸菜雞肉冬粉上桌,剩下的湯,我就加了一倍的水下去煮,果然這樣冬粉湯頭有夠味,酸菜雞肉湯的湯頭味道也剛好。想試試看的人,請看酸菜雞肉鍋做法,再照前面講的方法調整鹽的份量即可。

下午因為大正咩昨晚晚餐剩下的菜很多,所以就把冷凍庫上周想煮咕咾肉的里肌肉拿出來退冰,試試這道一直想煮但是手續有點麻煩的菜。老媽這時候問,為什麼叫做咕咾肉?嗯。。。其實我也不太清楚,等吃完晚飯,趕快翻閱了一下維基百科,原來這是道粵菜,其實也有人叫做咕嚕肉或古老肉,為什麼叫做咕咾肉,說法有二:煮的時候太香,聞的人肚子咕嚕咕嚕響,或者有人說因為這道菜由來太久了,所以叫做古老肉,兩者後來轉音,就被叫做咕咾肉了。(小白烹飪教室)

其實叫甚麼肉都沒差拎杯一點都不在乎,反正我只能選擇煮晚飯或者幫小孩洗澡,小孩我已經洗到不想再洗了,洗大正咩我還可能會考慮一下(羞)所以還是選擇煮菜好玩好吃比較實在。

大正咩要洗小人前有交代,請我切薑絲放在他醃好的鱈魚上面,然後幫忙蒸熟,可是家裡只有一個中華鍋(其實拎杯是懶得把蒸鍋拿出來,又要多洗一個鍋子),所以我就想,先蒸魚吧,蒸的時候我可以準備食材,可是拿出薑的時候,我又一時失去理智,不切薑絲切薑片,而且是橫切面的切法,然後把圓溜溜的薑片一片一片的給鱈魚「敷臉」,敷完時我心情實在超HIGH~~~哇哈哈哈。

咕咾肉食材:

主材料-豬里肌肉半斤、洋蔥1顆、青椒1顆、黃彩椒1顆、番茄1顆、台糖鳳梨罐頭1罐(227g裝)<--奇怪,我以為以前比較有名的叫台鳳?

醃料-雞蛋1顆、醬油1匙、米酒1大匙、玉米粉3大匙

調味料-(糖醋水)白醋3大匙、糖3大匙、水3大匙、高鮮味精1/2匙、鹽1/4匙,(玉米粉水)玉米粉1/2匙,香油少許、番茄醬3大匙

做法:

1.先把醃料調勻、豬的里肌肉切塊(厚度最起碼要1公分,不然煮完肉吃起來會柴),下去抓勻醃個5分鐘。

2.青椒跟黃彩椒切塊、洋蔥切丁(擺在一個碗)、番茄切大丁(自己擺一個碗)、糖醋水攪拌均勻、玉米粉加一大匙水調勻。

3.用300~400CC的油(我家因為油壺太小,每次都用300CC,建議油多一點比較好,油溫不容易變化太大),低溫(你把木筷或竹筷弄濕,擦一下,下鍋,筷子端有非常小的小水泡就表示油溫夠了),把里肌肉下鍋炸2分鐘(不要炸太久,不然肉會乾掉),撈起瀝油。

4.把油用濾油網濾過倒入油壺,鍋子不要洗,直接中火,把青椒跟洋蔥下鍋炒香,加水200CC,然後小火悶煮個5分鐘(拎杯的菜都會悶煮,原因請爬文,喜歡清脆口感的人可以省掉悶煮這段),再把番茄下鍋炒拌之後,加番茄醬炒紅。

5.鳳梨罐頭的鳳梨下鍋拌炒兩下(鳳梨湯汁可別下去,湯汁會太甜),接著把糖醋水下鍋,大火煮沸,再把玉米粉水下鍋勾芡,然後把作法3的豬入下鍋攪拌均勻之後,加香油即可盛盤。03咕咾肉.jpg  

 

照食譜煮出來,味道真的太讚了,本來糖醋水的白醋味道好重,可是煮完之後,那個刺鼻的醋味都消失了,不過有一個小問題,就是照食譜的份量來煮,實在太大盤了(估計是給5~6人吃的分量),下次如果還要煮的話,我會考慮把份量減半。  

另外就是醃料好像有點沾不上豬肉(其實是有沾上啦,但是剩下好多),到底下次是把玉米粉的分量加重?還是把醃料所有的材料都減半,只有玉米粉維持3大匙?還是說醃料拿來煎餅?(抱頭思考),因為倒掉1/3碗醃料,我實在好心痛啊~~~

說個讚吧.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ite男人的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