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烤箱之後,做的第一條白吐司算是半成功,吃起來像是法國麵包(喂,這哪叫做成功??!!),檢討完原因,應該是酵母粉加得不夠多,另外麵團揉得不到位。
那要怎麼克服這兩個問題呢??還不簡單,就是加買麵糰攪拌器跟高級電子秤就對了!!!(打勾)
食材:(900g吐司模成品一條)
高筋麵粉..........473.5g
酵母粉...................9.5g
細砂糖................61.5g
鹽...........................9.5g
全蛋....................85.5g
鮮奶.................260.5g
做法:
1.把全部材料通通加到攪拌缸後,先用慢速打到沒有乾粉,然後轉到中速攪拌到可以拉出薄膜,而且破洞呈現完整圓洞(用手揉大概要用15~20分鐘)。
2.放到比麵團大2倍的容器中,蓋上蓋子,25度發酵90分鐘。
(顯然我用的容器太小...)
3.分成5團(每團大約180g),滾圓後加蓋,讓麵糰鬆弛10~15分鐘。
4.取小麵糰,桿成長條,折成3折,加蓋再鬆弛10~15分鐘,再桿成長條捲成圓筒狀,放入吐司模中,再38度發酵到9分滿。
5.烤箱先預熱上火180度,下火220度,把發酵好的麵糰加上蓋子烤40分鐘即可。
鍋鏟小筆記
複雜度 ★★☆☆☆
時間度 ★★★★★
1.大家看到食材幾乎都有0.5g這個單位,並不是我失心瘋找大家麻煩,是因為我參考的食譜是一次做2條吐司,我把原來的用料全部減半,結果就是醬子。。。
2.全蛋1顆大概是55g,我一時沒有想清楚,就打了2顆蛋進去,結果因為第一次使用攪拌器,根本沒經驗,打麵糰打了快半小時還沒成團,以為是要打很久,還好LINE了桂禎妹妹,他說他一般只打15分鐘就差不多了,那顯然是我的麵糰太濕,還好及時補救,不然新買的攪拌器搞不好會被我打到燒掉。
3.因為天氣冷,我第一次發酵是蓋上蓋子,放到棉被裡面蓋著,想不到發酵效果太好~~~揉捏之後氣消了,大正咩覺得有趣,就拍了一張Before跟After
4.新入手的攪拌器是同梯小桂子妹妹桂禎托人家從帶回來的好東西,因為他入手更高檔的攪拌器,這台貴森森的機器基本上就是用被搶劫的價格轉讓給我了!!!(原價15張小朋友的機器,我只用5張小朋友就帶回家,實在太賺了)
電子秤則是到燈燦烘焙店買的,一看到外型就喜歡到不行,雖然說這台日本進口的TANITA電子秤要價1900大洋,我還是忍痛買了,可量3公斤,最小刻度0.1g。真的像小桂子講的一樣,學烘焙真的是一條燒錢的不歸路啊。。。
5.有朋友問我說為什麼烤箱裡面要擺一個時鐘…ㄜ,這個是溫度計,上火180,下火220,我只需要盯著溫度計有沒有呈現200,就知道爐溫準不準確了。
6.這次真的有烤成功了,是傳統吐司(小時候吃的那一種)的口感,超級有彈性,特別請大正咩試了一下,有照片為證~~~食譜烤出傳統口味的札實口感不禁讓我想到...麵包店裡面那種鬆軟的口感,有沒有問題啊...
7.預熱的烤箱粉可怕的,擺吐司模的時候千萬要注意,撞到加熱管的時候我一點感覺也沒有,只是後來發現烤箱在冒煙,我的手套也在冒煙,才知道避過一場災難。
8.小正咩幫忙塗上香蒜奶油,可好吃的呢!!!(不過為了避免是香蒜奶油造成的好吃口感,我單單拿了一片沒有抹奶油的來吃,真的好吃耶!!!)
9.第二次發酵要38度,本來想說我自己躺到棉被裡跟麵團一起睡,不過想想畢竟還是不妥,就拿到烤箱裡面,加上一大鋼杯的熱水發酵,效果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