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就覺得餛飩是看起來好漂亮而且昂貴的食物(簡稱”好物”),平常幾乎沒機會吃到。長大外出就學第一次吃到餛飩麵時,只能用驚豔兩字形容,出社會有機會經常外食,就會三不五時吃一次解饞。
材料:(50顆)
肉-豬前腿絞肉300g,蔥2隻,鹽1/2匙,糖1/2匙,高鮮味精1/4匙,白胡椒粉1/4匙。
菜-小白菜300g,鹽1/2匙。
餛飩皮50張左右,雞蛋1顆,高湯1/4鍋。
做法:
1.小白菜洗淨後,取大約3/4~4/5剁碎,加鹽1/2匙攪拌均勻,先靜置一旁。
2.把豬絞肉加入調味料攪拌到有點黏性(大約5分鐘)。
3.蔥洗淨切末,把剛剛放著出水的小白菜水份擠乾,一起放到絞肉中攪拌均勻就完成了餡料的準備。
4.打一顆蛋,煎成薄薄的蛋皮之後切絲。
5.剛剛留下來的小白菜切小葉,另外拿高湯來煮鍋湯底(調整好要比平常喝的湯略淡一點),要吃之前再把小白菜放進去燙。
6.拿皮,放大約8-10g的餡料,就可以包起來放著(我這次因為是要煮餛飩湯跟紅油抄手,所以主要就包了抄手的包法,順便也練習一下枕頭型)。
7.包到一半就可以開始煮一大鍋水,等包好的時候,一次下6~20顆(不要超過20顆)就開始計時,3分鐘後就可以撈起來放到湯底裡面。
8.撒上蛋絲就可以享用了。
同場加映
1.1匙麻醬+1匙辣油+1/2匙醬油的比例調好醬汁。
2.把煮好的餛飩加到醬汁中就是香噴噴的紅油抄手。
鍋鏟小筆記
複雜度 ★☆☆☆☆ <---小朋友也會做
時間度 ★★☆☆☆
1.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餛飩是好物(好貴的食物),昨天早上在菜市場麵攤吃了一碗餛飩湯,裡面才6顆餛飩就賣45塊大洋,中午自己買材料來包,算了一下價錢,一顆成本也才2.02元,到底為什麼餛飩這麼貴啊?(後來經過大正咩指點,用月薪22K去計算1小時的工錢攤進去後,果然一顆的成本飆到快5塊錢…人工貴啊~~~)
2.如果省掉小白菜,那就是單純的鮮肉餛飩,上面的材料份量(不含青菜)可以包大約40顆。如果拿5顆乾香菇泡水切碎加進去,就是50顆香菇餛飩…份量多少有時會有所增減(畢竟我們每次挖的餡很難定量非常精準,像我這次就包成52顆)。
3.自從說了要試做餛飩,大正咩就說要吃抄手,剛好周老師的美食教室裡有教抄手的包法(為什麼叫做抄手,就是包好的形狀好像一個人兩手交叉<---這動作叫抄手),就包了兩種(加上枕頭型),可惜的是從濱江市場買的餛飩皮竟然是切成長方形的,枕頭型包起來好醜…
4.當然我們家三廚又吵著要包,就讓她包了一顆,大正咩受不了刺激,也跟著包了一顆,加上我包的三顆擺在一起,猜猜看哪顆是小正咩包的啊?(真的...有時候做菜這種事情是講天分的...)
5.上次煮蔥香油雞腿的時候,我把湯汁留下來冷凍,這次用其中一半來煮湯底,如果你問我家裡沒有高湯怎麼辦…說實在…拎杯也不知道怎麼清水變雞湯(兩手一攤)
6.因為家裡有託朋友買了一瓶好好吃的辣醬,大正咩就沒有用辣油跟醬油,直接麻醬+辣醬就拌出紅油抄手的醬汁了(所以照片看起來一點都不紅)。
7.我在菜市場麵攤吃麵的時候,每次我先吃完麵等小人吃完的時候,只要老老闆娘(<---就是老闆娘的婆婆)有在那邊包餛飩,我就會過去看,邊問老老闆娘怎麼包,昨天老老闆娘還刻意放慢動作示範台灣扁食的包法給我看,真是揪甘心,不過這次是要做抄手型,下次再來試試台灣扁食包法。
8.照理說餛飩湯應該要有三絲-菜絲、蛋絲跟紫菜絲,不過家裡剛好沒紫菜…只好放棄(顏色就少一種,好可惜)。
9.在做餡料過程產生青菜汁,看著就覺得可惜(那可是包含著大量的維生素啊),倒掉的那一霎那,突然想說應該加到湯底裡面,只恨自己反應太慢…另外,還好是在一個禮拜前買的小白菜,昨天的價格整整漲了一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