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完晚餐後,跟大正咩坐在客廳優閒的看著電視,腦袋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就問大正咩我們家有線電視有幾個購物台。大正咩也不知道,拎杯就直接進入有線電視的節目表頻道數了一數,嗯,一共5個~(會幹這麼無聊事的大概也只有拎杯吧??)
一個頻道一個頻道看在賣些什麼,突然拎杯看到有個購物頻道在賣牛肉,立馬停止轉台,因為牛肉是拎杯的極愛,怎麼可能不停車暫借問一下。
不過看到是澳洲的草飼牛肉,拎杯的熱情就冷卻了一些,原因無它,相對於美國的穀飼牛來說,草飼牛的油花還是弱了一些,不過看到6片NT$ 1990(折扣後NT$ 1490),而且還拿出是M8等級的書面資料,老實說,這肉質也應該是很不錯的了。
可是後來劇情急轉直下,拎杯看到牛肉的花紋,莫大的一條筋橫貫過牛排,油花分布怎麼看都不像是M8等級,中間出現了一張牛肉部位圖標示是牛的肩胛肉,這是啥意思??!!通常肩胛肉就是筋多,很少有一大片M8等級(可以說幾乎不可能有M8等級,除非加工把筋去掉),拎杯是漏聽了些什麼嗎??
後來劇情更加詭異了,出來了一個歪果仁帶著翻譯,歪果仁說是澳洲賓得利牧場老闆的兒子,歪果仁講的不外是他跟他爸巴拉巴拉的短短幾句,可是翻譯翻出來的內容怎麼跟歪果仁講的差好多又多好多??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中西文化差異??(屁啦)
後來更有意思了,又出來一個好像是購物台的高高層,開口就又送了一組(6片),拎杯算了一下,1片200 g,12片就是2400 g,5磅多的M8等級牛排賣1490 ??!!也就是1片8 OZ的M8等級牛排只賣150塊錢,這是怎麼回事??!!
誰能告訴拎杯到底這個M8等級牛排大拍賣是怎麼回事??
嗑後補蔥
1.澳洲和牛等級由低而高為M1~M12,而澳洲牛肉(不是和牛)的等級則是由M1~M9(也有一說澳洲有引進日本牛種改良後,牛肉品質提升,所以M10~M12也是有的)。
2.牛肉油花跟牛肉的筋差別很大,並不是有一大片白白的就是油花,而且油花講究分布越均勻的等級越高。
3.M8等級的牛排通常在肋脊(肋眼)、腰背(沙朗)或胸腹,一客8 OZ(220 g左右)的M8的肋眼牛排在餐廳吃,最起碼最起碼是2000大洋起跳,還要是老闆佛心來的(不過通常肋眼的腰會圍上一圈培根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