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超連結真的有時候讓人連著連著就不知不覺的連到天邊了~~~
這天在瀏覽Yahoo奇摩新聞,結果就發生了上面的狀況,拎杯注意力被好幾則超連結吸引了,這些連結的文章,都口徑一致的推薦(形容詞有百吃不膩,必吃等等)一款泡麵,那就是日清的合味道海鮮麵。
結果拎杯到了辦公室,跟同事美女芳聊起了這款泡麵,想不到平日很養生的美女芳竟然很激動的對拎杯說:對!!!那個泡麵真的很好吃,我常常吃這款泡麵!!!
好嘛~~~這個泡麵應該真的是很不錯,所以下班回家的路上,拎杯就想說跑去全聯逛逛看有沒有這款泡麵。
到全聯之後,赫然發現只有咖哩、酸辣蝦跟XO醬口味的合味道杯麵,但是放基本款海鮮杯麵的位置,竟然是空的,這款杯麵竟然搶手到這種程度??!!
轉身看到另一個架子上,有阿賢昨天晚上吃宵夜的泡麵,他泡的時候,因為包裝是鮮艷的翠綠色,所以吸引拎杯到拎杯的眼光。這種泡麵叫做出前一丁,說實在,每個字字典都找得到,但是拎杯完全猜不出來這是啥意思,到google翻譯,用日文模式輸入出前一丁,google翻譯告訴拎杯答案是「送貨一頂」。
嘎??!!
不過這時拎杯看到同樣的包裝,拿起來看了一下,赫然發現小正太吃的這款泡麵,竟然也是日清出品的泡麵,所以就立馬買了1袋(5包),口味是"九州濃湯豬骨湯味",不過這泡麵並不便宜,1袋5包的泡麵售價99元(2021年時價),平均1包20大洋。
隔天剛好沒有上班,一大早肚子有些空虛,又懶得自煮一餐或者是出門去買,所以一眼盯上昨晚買回的出前一丁,那就煮個一包吧???
拿出1包泡麵,拎杯發現有意思的是,包裝右上方印著「香港製造」,日清不是日本公司嗎?難道產品已經發展到海外生產了??
[香港製造的日本泡麵]
照包裝背面的調理方式是先泡泡麵,然後用泡麵湯溶解調味粉包後再加入麵條,不過因為拎杯想吃丸子,就先煮了丸子再加麵,煮軟之後下調味粉跟油包,吃起來豚骨味蠻濃的,值得一推。
隔一個禮拜又去全聯,這次有買到"合味道",打開杯蓋,果然是日本杯麵的包裝,調味粉啥的都赤裸裸的攤在麵體上,杯子內緣還有沖泡指示線。
開水沖下去蓋上杯蓋3分鐘,掀開先喝口湯,嗯…還不錯喝啦,不過要說是會讓人念念不忘,嗯…光憑它一杯就要34塊大洋的份上,實在有點貴啊!!!,拎杯應該是不會再買來吃滴。。。
厝厝有餘
1.想不到日清的泡麵種類有那麼多,光是出前一丁就有三種口味,不過每吃日式泡麵,拎杯必然會優先選擇豚骨風味,因為在拎杯心中,日式泡麵的基本款就是豚骨風味,這個基本款風味如果可以,其他口味應該也就差不到哪裡去~~~
2.拎杯通常吃泡麵都會比價,統一的來一客鮮蝦魚板風味麵也才賣23塊大洋,而且吃起來跟合味道也差不多,吃合味道一杯要34塊大洋,一樣只是填飽肚子空虛的情況下,拎杯應該還是會選擇便宜的來吃。
3.有人會說,一杯二、三十塊的泡麵你也在計較??!!現在手搖杯一杯動則六、七十塊大洋。很抱歉,因為個人意識形態,畢竟除了正餐之外,其他的東西拎杯一律視為零食,零食之類的東西,要拎杯花錢,拎杯都會覺得要節省一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