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都覺得不怎麼想逛夜市了,因為總覺得每一個夜市賣的東西幾乎都很像,比方說安格斯黑牛骰子肉等等的啦,所以一旦要逛夜市,總是會挑些平常沒吃過或很少吃的東西來嚐嚐。
前陣子去花蓮,行程中旅行社安排了東大門夜市,在這裡吃到了讓我跟大正咩都很驚豔的喜饒蔥餅,大正咩回家就向為夫的許了個願。。。
材料:(成品約8個)
餅皮 |
|
|
中筋麵粉 |
……… |
250g |
鹽 |
……… |
1/2匙 |
砂糖 |
……… |
2匙 |
餡料 |
|
|
熟鹹豬肉 |
……… |
150g |
豬油 |
……… |
2大匙 |
蔥花 |
……… |
1杯 |
白胡椒粉 |
……… |
1/2匙 |
鹽 |
……… |
1.5匙 |
做法:
1.先把已經熟了的鹹豬肉150 g切成小丁,蔥切蔥花,加入2匙豬油,1/2匙白胡椒粉跟1又1/2匙鹽拌勻放到冷藏中備用。中筋麵粉250 g加70度的溫開水拌勻揉團醒10分鐘備用。
2.把麵團分成8份,用擀麵棍擀開後,把冷藏的餡拿出來,取1/8包入皮中包成生餅。
3.油溫加到140度後改中小火,把生餅放入炸成金黃色,夾起瀝乾油就可以快樂享用!!!
鍋鏟小筆記
技術度 ★★★☆☆
複雜度 ★★☆☆☆
時間度 ★★☆☆☆
1.這個蔥餅是我跟大正咩在花蓮東大門夜市逛的時候,我覺得名稱很有趣,就買了3個(NT$ 100),在夜市跟在夜宿的飯店吃了之後,跟大正咩都覺得好好吃,就在家裡COPY起來了。
2.買的時候老闆說要等5~7分鐘,所以我憑著吃的感覺跟時間還有內餡,判斷這個鹹豬肉應該煎熟了和好餡,餅皮也是先揉好擀好,就抓客人來買的時候,現包現炸,才能夠5分鐘做好交付客人。
[附上花蓮原住民一條街買的剖面圖]
[我家賢咬出來的剖面圖 - 我家兒子在旁邊一直等,然後承諾要重刷一次牙的吃了起來]
3.油140度後,火候的控制很重要,因為我們家油炸鍋小,而且油的量也不多,一次4顆下去,油溫就會瞬間降到110度左右,如果沒趕快把油溫拉高,那個皮就會猛吸油還炸不出金黃色。
4.再重複解釋一次,「喜饒」是原住民的發音,就是鹽豬肉的意思。
5.世事難萬全,女兒覺得蔥餅的蔥太多了,應該鹹豬肉多一點~~~
6.有人問我蔥花一杯是多少蔥,我是用了9支蔥啦!!!
7.其實有考慮把這個餅放到總舖師系列中,原因無它,就是我家大正咩這個家庭主婦餡餅包不起來~~~(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