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試做了港式油雞貼在臉書上,讓人看了好心動,我當場就上youtube搜尋食譜,結果連帶找到了秉承師的玫瑰油雞食譜。
但是玫瑰油雞需要的一味重要食材玫瑰露酒,找來找去才發現台灣菸酒公司竟然已經停產了,所以用米酒取代了玫瑰露酒,還是滷出了好味道。
材料:
雞腿 |
……… |
4隻 |
雞翅(三節翅) |
……… |
6隻 |
八角 |
……… |
2顆 |
桂皮 |
……… |
3片(2錢) |
草果 |
……… |
3顆(2錢) |
丁香 |
……… |
2 g(5分) |
廣陳皮 |
……… |
3 g(1錢) |
甘草 |
……… |
5片(1錢半) |
醬油 |
……… |
2杯 |
冰糖 |
……… |
半杯 |
米酒 |
……… |
1杯 |
鹽 |
……… |
1.5大匙 |
水 |
……… |
2600 CC |
做法:
1.先到中藥行買滷香料,照片中由右上逆時鐘到中下分別是桂皮、八角、甘草、打碎的草果、丁香、陳皮(應該是廣陳皮,這次我買錯了,買成陳皮)。
2.把冰糖、米酒、醬油跟鹽放入電鍋內鍋中,放入滷香料,加水2600 CC,電鍋先燉30分鐘。
3.把雞腿跟雞翅用水洗淨後,放入內鍋中,再繼續燉20分鐘後,放著回吸湯汁10分鐘後,夾起來食用前,塗上香油保濕更油亮。
[雞腿雞翅洗淨下鍋]
[30分鐘後會浮起來]
[冷卻後就會沉下去]
[剛滷好的樣子]
鍋鏟小筆記
技術度 ★ ☆ ☆ ☆ ☆
複雜度 ★ ★ ☆ ☆ ☆
時間度 ★ ★ ★ ☆ ☆
1.甘草本來是5片,因為我LINE大正咩去買,把5片打成2片,懶得去重買,就2片下鍋。
2.貼心的老闆還幫我把草果打碎、桂皮打裂後,送我們家一個滷包袋包起來,揪甘心,一定要推一下。這家迪化街有名的中藥行。
3.原來的食譜是醬油1杯,鹽1大匙,不過照原配方燉好之後,我跟大正咩都覺得味道不夠鹹,顏色也不夠咖啡色,就自主補了1杯醬油跟半大匙鹽,讓它在冰箱裡睡了2天,果然更入味!!!
4.因為也不是要用來賣錢或請客用的,所以塗香油這一段,我就省略了。
5.說起來有點走火入魔,我已經請朋友有機會去香港的時候,幫我帶玫瑰露酒回來。。。
6.番外篇
[我真的請朋友從香港幫我帶玫瑰露酒回來了,不過好貴,250 CC賣249元(54度的酒喔)]
[特別請大正咩到菜市場買了一隻全雞]
[一樣先燉好滷香藥材後讓雞下鍋滷30分鐘後,放著冷卻隔天拜拜用]
因為第一次剁雞,玫瑰油雞又真的超級juicy,噴的我一身都是才勉強剁好半隻雞。
注意:剁雞一定是冷了才剁得漂亮,溫的雞剁起來雞肉會變形!!!
[2016.04.22補記]
7.如果當滷味吃,可以不風乾塗香油,一起滷豆干,第二天做個溏心蛋泡入冷滷汁中,總共泡3天之後,玫瑰滷味拼盤就超讚的啦!!!
8.中藥房老闆可能是看公克還要換算很麻煩,乾脆幫我標示上中藥的重量標示。。。(手寫配方喔!!!)
9.前面有說到廣陳皮買成陳皮,真正的廣陳皮長醬子。。。
[2022.09.25補記]
10.因為先用4.5L的壓力鍋滷了一鍋豬腳圈,然後想說不要浪費用了中藥材的滷汁,就接著滷了一鍋爌肉。爌肉快吃完時,我又跑到濱江市場買了一隻全雞(因為小正咩許願要吃油雞),還跟雞攤顧攤子的小姐姐討論半天,決定要買公雞。結果等到爌肉剩下3片,我把爌肉放到密閉盒裡,撈乾淨鍋中的殘渣,然後把全雞拿出來剁去雞頭到雞脖子的部分,還有兩支雞爪後,心裡突然一陣不祥之感,把處理好的雞拿到快鍋虛比了一下,這下巴逼Q了,鍋子太小。。。
當初是用哪個鍋子呢??翻回這篇食譜,才發現當初是用16人份的電鍋內鍋。好嘛只不過是換個鍋子,頂多我再補些中藥材。等補水跟調味料,燉煮好中藥材後,把全雞放進鍋裡。。。
結果這時發現快到鍋緣的湯汁淹不過全雞。
靈機一動之下,想說分階段處理,雞背跟雞胸各滷20分鐘吧(原來小隻全雞是滷30分鐘),先把雞背朝下開滷。蓋上鍋蓋發現只差一點點就可以密閉了,這時候的我鬼拍後腦勺,拿個大底的淺碗倒扣在鍋蓋上,接著放上一個一公升半的水壺壓著,結果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鍋蓋完美密合~~~
20分鐘後我拿著矽膠頭的料理夾(怕不鏽鋼夾弄破雞皮),打算給全雞翻身,這時候赫然發現,因為強制壓下鍋蓋,雞背跟鍋底完全接觸,接觸區域的皮燒焦了!!!
不過我還能怎樣,乖乖地給全雞翻身,然後默默地拿出料理剪刀把燒焦的雞皮去掉。。。
有了前車之鑑,這下我不要求密閉了,只求現在朝鍋底,有滿滿雞胸肉的皮層安然無恙。
整隻雞熟透之後(這時候中午12點),因為冰箱裡沒有足夠的空間(畢竟16人份的內鍋太大,同時冰箱裡又放了一鍋滷筍絲、一鍋古早味白菜滷,還有一大堆不能不冰的熟食),另方面又需要時間讓玫瑰油雞浸潤吃進味道,所以在正中午室溫30度的這時候(09/24),我大膽做了一個決定-就讓這一鍋玫瑰油雞浸潤11個小時,然後晚上11點,把全雞翻身後,把滷汁煮滾後馬上熄火,放到隔天早上10點再處理裝盤。結果幸好晚上11點時室溫才23度,我就忐忑不安的煮沸湯汁,蓋好鍋蓋,又是再一次把水壺壓上讓鍋蓋蓋緊,接著立馬熄火,期待在這種處理之下,細菌沒有繁殖的機會。
一早十點,這時發現滷湯竟然還有餘溫,只好打開鍋蓋,先拿乾淨湯匙試了一下滷汁,同時聞聞滷汁的味道,還好,一切都還正常。。。
下午三點,滷汁終於完全降溫了,拿出早上剛磨好的剁刀跟主廚刀,先把雞翅跟雞腿(L腿)卸下裝袋放進冰箱,然後背部下刀分成兩半,換用主廚刀把雞背不多的肉跟骨頭放到盤中,改到雞胸把肉卸下,用剁刀剁成小塊擺盤,整理好檯面,就把雞肉盤放到冰箱中保持10度,晚上終於可以大快朵頤了。
因為滷汁面佈滿了雞油,滷汁根本在11小時後沒辦法冷卻到室溫,不過這到是把整隻雞的雞肉肉質浸潤充分又容易咀嚼,大小正咩都非常喜歡,而且因為骨肉容易分離,這次我就把雞胸肉完整取下,大小正咩跟小正太連啃骨頭都不需要,大讚比市面上買的雞、鴨、鵝肉容易吃多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