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因為個人因素不喜歡吃魚,所以連帶的海鮮類的食材我都很少涉略。
這天在youtube上看到詹姆士老師示範辣炒海瓜子,突然覺得好像好久沒吃了(之前都是在餐廳吃的,不過疫情開始之後,就少去餐廳了),剛好第二天是周末,就跟大正咩約好一起去了濱江市場,買了一斤海瓜子回來款待家人。
材料:
海瓜子 |
……… |
1斤 |
紅辣椒 |
……… |
半支 |
蒜仁 |
……… |
2枚 |
蔥 |
……… |
1支 |
薑 |
……… |
1節 |
九層塔 |
……… |
1/3包 |
醬油 |
……… |
1大匙 |
蠔油 |
……… |
1大匙 |
香油 |
……… |
1匙 |
太白粉 |
……… |
1大匙 |
做法:
1.一公升的水加入4匙鹽溶解後,海瓜子1斤先用水搓洗外殼兩次後放入,讓海瓜子吐沙,看到海瓜子開殼吐舌頭之後約15分鐘,就代表海瓜子吐沙乾淨了。等海瓜子吐沙的時間,把紅辣椒半支環切,蔥切段,薑跟蒜仁去皮切片,九層塔洗淨去梗備用。
2.鍋中放1大匙油,先下薑片煸香,接著下紅辣椒跟蔥白,蔥白有點金黃色時,接著下蔥綠跟蒜片,蒜片一下鍋就馬上加入醬油跟蠔油各1大匙,香油1匙炒香。
3.海瓜子下到醬汁裡面炒,只要看到海瓜子殼一開就馬上夾出來放到盤中,所有海瓜子都開口夾出後,鍋中加入200 CC的水煮滾後關小火,太白粉1大匙加水100 CC調成太白粉水後加入勾芡醬汁,加入九層塔略炒,接著海瓜子回鍋拌炒讓醬汁巴在海瓜子上,就可以熄火盛盤享用。
鍋鏟小筆記
技術度 ★ ★ ★ ☆ ☆
複雜度 ★ ★ ☆ ☆ ☆
時間度 ★ ★ ★ ★ ☆
1.海瓜子是台灣的習慣叫法,在大陸很多地方叫做"花甲",不過在一些視頻中,看到大陸網紅做的炒花甲,外觀跟台灣的海瓜子略有差異,所以到底是不是同一品種就不得而知。
2.台灣每年的三到九月是海瓜子的盛產季節,這段期間海瓜子的肉比較肥厚,我這道辣炒海瓜子是在五月底做的,到濱江市場買時,發現海瓜子還挺貴的,一斤要140大洋(蛤蜊一斤才100),但是海瓜子殼比較薄,蛤蜊的殼比較厚,所以到底誰比較貴還真的難說。炒海瓜子跟炒蛤蜊的配料都一樣,但是兩者做出來風味差異頗大。
3.九層塔1/3包到底是多少,其實我也不清楚,不過在濱江市場,一小包賣10塊錢,但是全部加下去好像太多,所以就隨興抓了1/3出來。
4.爆辛香料下的時間很重要,先下薑煸香,接著下紅辣椒跟蔥白段,再接著下蒜片跟蔥綠段,下完蒜片跟蔥綠段就趕快下醬油跟蠔油、香油,因為蒜片炒久了會苦,所以不能把所有的辛香料一起下鍋爆香。
5.買海瓜子或處理海瓜子要注意,活的海瓜子殼是緊閉的,死的則是會張開,所以吐沙之前先把死掉的挑掉(菜市場很少會讓客人自己挑,都是老闆直接秤給你),吐沙的時候是因為鹽水的關係,這時候不要想說海瓜子死掉了~~~
6.海瓜子跟蛤蜊一樣,不耐久煮(肉會變硬),所以一看到煮到開口就要馬上離火,等到要拌醬汁的時候再回鍋,不要等到所有都開口之後才處理。
7.這道辣炒海瓜子做法,主要借鑒詹姆士老師的辣炒海瓜子(加蠔油則是借鑑於肥大叔的九層塔炒蛤蜊)不過有兩點差異,詹姆士老師是爆香後加米酒來有點像是蒸煮海瓜子,我則是直接用醬油、蠔油跟香油把海瓜子炒開;第二點是最後醬汁的處理方式我是勾薄芡再把海瓜子回鍋裹醬汁,詹姆士老師的則是清湯。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