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看網路小說,但是台灣的小說網,大多是戀愛小說,比較不合我的胃口,所以偶然的機會下,開始看大陸那邊的網路小說。
看大陸小說常常會看到一些台灣不常見的名詞,有一次看到"地三鮮",查了一下才知道是東北名菜,所以就參考了Youtube的視頻,嘗試自己做出了這道菜。
材料:
馬鈴薯 |
……… |
1大顆 |
彩椒 |
……… |
2粒 |
茄子 |
……… |
1支 |
青蔥 |
……… |
1支 |
蒜仁 |
……… |
1枚 |
蠔油 |
……… |
1大匙 |
醬油 |
……… |
1大匙 |
鹽 |
……… |
1/4匙 |
高鮮味精 |
……… |
1/4匙 |
太白粉 |
……… |
1/2大匙 |
做法:
1.馬鈴薯去皮,滾刀切成小塊,蔥切蔥段,蒜仁切片。熱油一鍋至140度,先把馬鈴薯油炸4分鐘後,瀝油備用。
2.油炸馬鈴薯的等待時間,茄子滾刀切塊,彩椒切塊,蔥切蔥段,蒜仁切片。油溫維持140度,茄子下鍋炸2分鐘後,彩椒下鍋就把油溫拉高到180度,炸5分鐘後(從茄子下鍋到炸好共7分鐘),撈起瀝油備用。
3.從炸鍋裡取1大匙油到炒鍋中,先爆香蔥段跟蒜仁片,爆出香味後加入蠔油跟醬油各1大匙炒香,再加水100 CC,鹽跟高鮮味精各加1/4匙後煮滾醬汁。
4.加入炸好的食材下鍋翻炒均勻,取1/2大匙太白粉加水100 CC勾芡,即可盛盤上桌。
鍋鏟小筆記
技術度 ★ ★ ★ ☆ ☆
複雜度 ★ ★ ★ ☆ ☆
時間度 ★ ★ ★ ☆ ☆
1.中國古代到了立夏之日,天子率領公卿大臣於南郊舉行迎夏之禮,此習俗流傳至民間,便有立夏嘗鮮之舉,又稱為立夏嚐三鮮。三鮮一般又分為"地三鮮"、"樹三鮮"與"水三鮮"。其中地三鮮原是莧菜、元麥(青稞)和蠶豆,後來到了東北,地三鮮中的三鮮變成了馬鈴薯、茄子跟辣椒,這三中蔬菜炒在一起的第三鮮,變成了道道地地的東北名菜。
2.我看了很多大陸的文章跟照片,辣椒還真的是用青辣椒,不過youtube上有改良版,改成用彩椒,考量到第一次做,還是放棄了原味的做法,採用改良版,免得把家人嚇到以後不敢吃。
3.調味料主要是參考王剛老師的地三鮮影片,不過王剛老師的做法是①馬鈴薯、茄子都有先用抓澱粉,②馬鈴薯是先水煮5分鐘再跟其他材料一起下鍋炸,③調味醬汁先勾芡再把炸好的材料下鍋拌。我因為覺得另起一鍋水太浪費,另外馬鈴薯跟茄子抓澱粉好像只是要讓食材變脆,勾芡醬汁再下鍋好像食材比較不入味,所以我的食譜做法有所改變。
4.技術度給了3顆星,最主要是因為有油炸這個步驟,現代的都會女子,說實在會願意油炸的感覺不多,所以上升到了家庭主婦系列。
5.做過一次之後,家人讚不絕口,大家有空也可以試做看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