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正咩非常喜歡喝湯,假日的每頓飯如果沒有湯就好像拎杯娶了她卻沒有好好照顧她,害她失去了些什麼,所以前陣子上網在博客萊閒晃,就突然失心瘋買了一本楊桃文化的『400道好湯聖經』(是的,沒錯,拎杯去年買了『600道人氣家常菜聖經』,就愛上了楊桃文化的烹飪書)。
買來光看前面介紹的濃湯做法,拎杯就已經心裡打退堂鼓了(先轉進啊~~~敵人氣勢太強),想不到大正咩有天順手拿起這本書,就跟拎杯說她想喝清湯篇第一篇的『竹笙香菇雞湯』。娘娘都已經點菜,還有什麼好說的,就煮吧~~~
材料:
雞腿 |
……… |
1支 |
乾竹笙 |
……… |
5條 |
乾香菇 |
……… |
4朵 |
米酒 |
……… |
1大匙 |
薑 |
……… |
一小節 |
鹽 |
……… |
2匙 |
高鮮味精 |
……… |
1/2匙 |
做法:
1.先把竹笙跟乾香菇一起泡水半小時(以上),菜市場買雞腿的時候,請老闆幫你剁大塊(你跟雞肉攤老闆說要煮湯,老闆應該就會懂了),薑切3片備用。
2.把竹笙切大約4~5公分左右的長度,然後泡軟的香菇去蒂(太大朵的話,請自己改刀成4等份)
3.把雞塊、香菇、竹笙都放到鍋中,泡竹笙跟香菇的水也倒入,補足水分到2000 CC,水滾後小火燉煮半小時後,加入米酒1大匙,鹽1匙、高鮮味精,攪拌至調味料溶解後,即可熄火享用。
鍋鏟小筆記
技術度 ★ ☆ ☆ ☆ ☆
複雜度 ★ ☆ ☆ ☆ ☆
時間度 ★ ★ ☆ ☆ ☆
1.這篇食譜說的乾香菇,其實是我老姐在過年時候賜給我的日本花菇,花菇跟一般乾香菇相比起來,吃起來有口感又美味。
2.一開始我是照著食譜的水量600CC,鹽只用1匙,然後用大同電鍋煮(大約半小時),結果薑味太重,雞皮造成的油量也太重,小正咩聞了一下之後就根本不想喝(只有80幾歲的老媽覺得口味濃郁),立馬加水跟加鹽,小正咩才願意喝湯。
3.食譜有建議川燙後去皮,可是大正咩反對,所以我沒有照食譜的方法做,結果整鍋雞湯上面浮著一層油,但是大正咩跟老媽又覺得醬子才好喝~~~(拎杯到底要怎麼做~~~)
4.有同事問說竹笙要到哪邊買---各位,請到南北貨的集散地(台北迪化街,高雄三鳳中街,台中還有其他縣市拎杯就不知道了)買就對了。
5.想要吃雞肉Q一點的就燉15分鐘,不過湯跟燉半小時的比較起來,鮮度會低那麼一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