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有時候會熱到讓人沒胃口,星期五的晚上,腦海裡突然浮現每天回家都會經過的夜市入口第一攤賣鹹水雞的攤子,每次停紅綠燈,看著老闆在那邊備料,就覺得一份鹹水雞可以賣到上百塊,肯定是非常的好吃。
既然想吃,就上youtube學習該備哪些材料,請大正咩第二天幫我帶必要的材料回來,然後腦海裡腦補了很多家裡還有哪些食材可以加進去,星期六下午,就依據看了的八、九個教學影片,擬定自己的烹調方式,就動手做了出來。
材料:
主料 |
|
|
去骨雞腿 |
……… |
1支 |
雞胸肉 |
……… |
1付 |
青蔥 |
……… |
2支 |
薑 |
……… |
1節 |
八角 |
……… |
2粒 |
鹽 |
……… |
4匙 |
糖 |
……… |
3匙 |
白胡椒粉 |
……… |
1/2匙 |
五香粉 |
……… |
1/2匙 |
配菜 |
|
|
綠花椰菜 |
……… |
半朵 |
玉米筍 |
……… |
半盒 |
杏鮑菇 |
……… |
半包 |
新鮮香菇 |
……… |
3朵 |
豆雞 |
……… |
4個 |
海帶 |
……… |
4捲 |
豆干 |
……… |
3片 |
鴨血糕 |
……… |
1片 |
百頁 |
……… |
1條 |
做法:
1.綠花椰菜切成小朵、玉米筍切段、杏鮑菇滾刀切小塊、鮮香菇去蒂切小塊備用。去骨雞腿末端的腿骨切下,把八角2粒、蔥段根薑片放入滷包袋,跟香菇蒂一起放入1500 CC的開水中,加入4匙鹽跟3匙糖,轉小火熬煮鹹水湯汁1小時。
[雞骨頭反正不會吃,就拿來熬湯]
2.轉回大火把去骨雞腿跟解凍好的豆干放進湯鍋裡煮10分鐘後,加入雞胸肉繼續煮5分鐘,然後把百頁、香菇、杏鮑菇、切小塊的鴨血糕再加入湯鍋中,再煮3分鐘後熄火燜30分鐘。
3.把雞腿、雞胸、豆干、百頁先夾出來冷卻一下,鹹水湯汁煮滾後,接著把剩下所有其他的配菜通通下鍋煮5分鐘,熄火把其他的菜料也撈起來。
4.雞腿肉厚切,百頁跟豆干改刀,雞胸肉手剝成塊,豆雞跟海帶也改刀後,通通放在另外一個大鍋中。把熬煮的鹹水湯汁液面上的雞油舀到碗中,接著舀大約6湯勺的鹹水湯汁,加入白胡椒粉跟五香粉各1/2匙攪勻成調味湯汁,然後淋進去菜料中攪拌均勻後,整鍋放進冰箱中冷藏1個小時後,拿出來再攪勻即可享受美味。
鍋鏟小筆記
技術度 ★ ★ ☆ ☆ ☆
複雜度 ★ ★ ★ ☆ ☆
時間度 ★ ★ ★ ★ ★
1.鹹水雞,也有人叫做鹽水雞,兩種叫法說不上誰對誰錯,鹹水雞是台灣的著名小吃之一,我會稱為"鹹"水雞,是因為我小時候學到的閩南語念法是鹹淡的"鹹"的發音,但是有人說這道小吃是台南鹽水起源的,所以應該念成閩南語發音的"鹽水"。
2.鹹水雞的由來,據說是蛋雞的老母雞因為肉質老硬,所以就用鹽水燙煮後,再用冰水冰鎮,讓外皮吃起來比一般雞隻的口感來得爽脆,現在的夜市攤商多會兼賣蔬菜(綠花椰菜或四季豆等)、菇類跟一些內臟類的配菜。因為我用的不是蛋雞老母雞的肉,就乾脆省略了冰鎮的這一步驟,倒是因為天氣炎熱,想要吃爽口一點,就做好後整盤冰進冰箱涼透了再享用。
3.大家看到一開始列的材料可能就會打退堂鼓,其實想簡單吃,只要準備主料的部分就好,配菜是隨個人喜愛,用其中幾種或通通不用也可以(像這次咱家大正咩就沒買到四季豆),另外,如果加用冰鎮手法,那就可以省略進冰箱這一步驟,這個食譜的等級同時也就從家庭主婦系列成為新嫁娘系列。
4.咱家豆干自從學會滷豆干之後,豆干回家都是先冷凍,所以上面的做法我就沒有再說要冷凍再解凍,而且經過實驗後,我發現應該是滷湯不是很鹹,所以解凍後的豆干,基本上是吃不太進去味道的,所以做鹹水雞,還是得留一些調味湯汁來沾,不然不夠鹹又沒辦法在攪拌時巴住調味湯汁的配菜,會味道跟其他配菜落差太大。
5.因為之前買了斑馬牌調理鍋(26 cm,7L)覺得相當好用,最近看到有賣三件組(18 cm,20 cm跟22 cm),不僅比單獨買要便宜許多,而且彼此可以疊在一起收納不會太占空間,就下手買了一組。這次煮鹹水雞,手邊有這幾個大鍋,使用起來相當順手,建議喜歡買鍋子的人可以考慮一下。
[延伸閱讀]